请您签收麻疹防控科普单
来源:攀枝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发布时间:2025-02-12 选择阅读字号:[ 大 中 小 ] 阅读次数: 0
近年来,一度趋于沉寂的麻疹病毒又在全球多地卷土重来。麻疹号称“见面传”,其传染性很强,四季均可发病,以冬春季为多见,人群普遍易感,患麻疹者大多是8个月以内婴儿和7岁以上学龄儿童,这是儿童最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之一。别慌张,跟我们一起来了解麻疹知识吧!
麻疹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,当麻疹病人咳嗽、打喷嚏时,将含有麻疹病毒的飞沫排至空气中,易感者吸入含病毒的飞沫或经眼结膜感染,也可以通过直接接触感染分泌物而传播。
潜伏期:约10天(7~21天)。
典型临床表现为高热(体温≥38℃),发热2-4天后出现自耳后、面部开始,自上而下向全身扩展并可累及黏膜的红色斑丘疹,伴有流涕、喷嚏、咳嗽、流泪、畏光、结膜炎等症状。起病早期在口腔颊黏膜可出现针尖大小灰白色突起,即麻疹黏膜斑。少部分可出现肺炎、吼炎、中耳炎、心肌炎、脑炎等并发症,严重者可致死。
预防建议:
1.及时隔离观察:病人隔离至出疹后5天,合并肺炎者延长至10天。接触麻疹的易感者应检疫观察3周。
2.好习惯保健康:保持室内空气流通,经常开窗通风换气,晾晒被褥;保持良好个人卫生习惯;避免前往人群聚集处,尤其要注意加强对8月龄以内的、还未到疫苗接种年龄的婴幼儿的保护。如果不得不去,一定要做好佩戴口罩等个人防护,减少感染麻疹的机会。一旦出现发热、出疹或咳嗽、流涕等症状,应及时就诊。
3.规范接种疫苗:目前,我国实施8月龄和18月龄各接种1剂次麻腮风疫苗的免疫策略,适龄儿童应尽早、全程接种麻腮风疫苗,未全程接种的适龄儿童应尽早补种。
来源:市疾控中心